星巴克中國女掌門宣布告別
這是王靜瑛加入星巴克的第25年。
2000年,她加入星巴克,花了十一年時間成為星巴克中國區總裁,后面十多年里則帶領星巴克中國從不足 500 家門店拓展至6000多家。
如今,這位鐵娘子交棒退任。根據界面報道,星巴克中國董事長兼CEO王靜瑛將在1月24日正式退休。這一消息也得到了彭博等多家媒體確認,但目前僅為內部通知。
而三個月前,星巴克中國聯席首席執行官劉文娟(Molly Liu)改任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官。至此,一場長達一年的權力交接落下帷幕。
星巴克中國女掌門
她宣布退休
王靜瑛,出生于20世紀70年代的中國香港。1992年,她從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回到了香港開始職業生涯。
(王靜瑛,星巴克官網)
直至2000年,王靜瑛加入星巴克,擔任中國及亞太地區市場總監。此后陸續擔任星巴克新加坡、香港等地負責人。
2011年,王靜瑛被任命為星巴克中國負責人,擔任總裁一職。這并不是個輕松的差事。要知道早在1999年,星巴克就進入中國卻始終水土不服,隨后十幾年里只開了400多家店,險些打道回府。
接手前,王靜瑛對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提出一個要求:她得掌控一切,中國區的權力必須下放?紤]一番,舒爾茨答應了。
彼時,中國人喝咖啡還是“小資”行為,市場仍處于初級階段。王靜瑛采取的策略是以價值為導向,將核心競爭力定位于門店“第三空間”屬性和高品質的咖啡生活方式,并快速開店。
她掌舵十幾年間,門店數量擴張至6000多家,進駐城市超過200個,員工增至超過60000名。一度實現了每隔15小時就有一家新店在中國開張的奇跡。中國市場的復合增長率一度超過美國,并成為星巴克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
對王靜瑛而言,成功秘訣在于失敗。“小錯誤是迅速拓展市場的唯一方法。我們每年開設的門店都有成百上千個錯誤。每天都會失敗很多次,但這是唯一的學習方式!
2016年,她被提升為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官。三年后,升任星巴克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值得注意的是,在王靜瑛之前,星巴克從未在中國設立首席執行官及董事長職位。
可以說,沒有王靜瑛,就沒有星巴克中國的現在。舒爾茨對王靜瑛多次大加贊賞,“她是世界級的操盤手,可能是公司最有價值的伙伴。”
實際上,這并不是王靜瑛的第一次交棒。2021年她曾卸任CEO宣布入局創投,投身管理星巴克中國Siren Ventures創投基金。但一年后,由于星巴克深陷增長危機,創始人舒爾茨回歸掌權,王靜瑛也重返一線。
如今,見證了星巴克中國十幾年的風風雨雨,這位昔日鐵娘子卸下重擔。
接班人浮現
80后復旦學姐擔任CEO
至此,星巴克中國完成交接棒。
就在三個多月前,星巴克中國聯席首席執行官劉文娟(Molly Liu)改任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官。
(劉文娟,星巴克官網)
可以說,這是一次“預謀已久”的交接。2023年,星巴克嘗試全新的CEO接班人計劃:劉文娟被任命為星巴克執行副總裁兼星巴克中國聯席首席執行官,與時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王靜瑛共同領導中國業務。
這是星巴克中國首次提出“聯席首席執行官”概念。此時的劉文娟已被看作王靜瑛的繼任人選。這一年,是她來到星巴克的11個年頭。
作為中國餐飲界少有的年輕女CEO,劉文娟的經歷不算復雜。1998年從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畢業,她繼續攻讀碩士生,拿下國際金融專業學士和碩士學位。2002年畢業后就加入麥肯錫,其間負責領域均集中在消費和零售行業。2012年,劉文娟加入星巴克中國擔任企業項目總監,一步步走到公司的核心位置。
期間,劉文娟從零開始,一手打造出星巴克中國的整套數字化體系,包括“專星送” 、“啡快”等業務都出自她手,而這也成為日后公司增長的關鍵引擎。此前有行業分析,劉文娟之所以被提拔為聯席CEO,就是源于她在數字業務的卓越表現。
“這一深思熟慮的規劃,展現了公司致力于逐步、平穩地將中國區領導權移交給新一代接班人的承諾!毙前涂酥袊硎。
這次接棒也是星巴克全球高層變動的一部分。
就在1月17日,原星巴克董事會主席、現星巴克首席獨立董事Mellody Hobson宣布不再連任,結束了她長達二十年的任期。去年8月新上任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Brian Niccol,便是她引薦而來。相當于幾天之內,星巴克有兩位重量級女將宣布離開。
接棒后,等待劉文娟的是什么?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市場,星巴克近來表現都不算好。根據最新財報,2024年星巴克全年營業收入362億美元,歸母凈利潤37.61億美元,同比減少8.82%。
曾被視為增長引擎的中國市場卻動力不足。去年全年星巴克中國營收29.58億美元(約210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4%。而瑞幸咖啡在2024年營收248.6億元,同比增長39.4%,已連續兩年超越星巴克。
顯然,咖啡市場已變得更加復雜。價格上打不過9.9元的本土品牌,引以為傲的“第三空間”概念不再稀缺,星巴克不得不找到新打法,不僅試水短劇吸引年輕消費者,加快推出新品并加速向縣城下沉。
增長焦慮愈加濃厚的信號還出現在去年11月,星巴克中國首次設立了 CGO(首席增長官)職位,極越汽車前用戶發展部門負責人楊振擔任該職。目的很明確,整合營銷策略,從而尋找創新機會。
無論如何,改變勢在必行。就像星巴克創始人舒爾茨一再提醒的那句話,“我們不是生而成功,也不會理所當然一直成功下去,所以一定要心懷謙虛,必須一天比一天做得更好!
中國咖啡突圍戰
星巴克錯過了什么?用數十年的時間培育了中國咖啡市場,但當勁敵瑞幸出現之時,星巴克并未注意到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品牌。
與星巴克不同,瑞幸依托互聯網而生,誕生之初就搭建起線上點單系統,從供應鏈到客戶端都依托數字化,并以當時難以想象的速度擴張。盡管星巴克在瑞幸誕生之前就提出了“數字飛輪計劃”,但數字化進展緩慢。這或許是這家咖啡巨頭第一次感受到了威脅。
從瑞幸身上,無數品牌看到了龐大的咖啡市場,M-Stand、Manner、Seesaw、庫迪、幸運咖、挪瓦咖啡等一批新興品牌崛起,中國咖啡市場越來越熱鬧,星巴克的危機感也日益突顯。
“在咖啡賽道里,過去作為‘神一樣’存在的星巴克,這幾年在中國受到了國產品牌的嚴重挑戰。”麥星投資創始人合伙人崔文立此前表示,“星巴克的頹勢不但受到了瑞幸、Manner這一眾國內中低端價格帶咖啡品牌的擠壓,也受到了喜茶、奈雪這樣中高價格帶茶飲品牌的蠶食!
2024年初,庫迪借“百城千店咖啡狂歡節”將70多款產品調整至9.9元,瑞幸在猶豫不久后應戰,原本就走低價路線的幸運咖隨后加入,推出了“全場6塊6封頂活動”,咖啡價格戰轟轟烈烈打響,星巴克雖表明不參與價格戰,但仍然推出了消費券。
一位消費投資者曾直言,干掉星巴克的未必是價格,而是一家老牌企業對中國消費者的洞察正在減弱。時至今日,瑞幸的門店數量已經超過2萬家,庫迪正以瘋狂的速度緊追直上。
與此同時,連鎖咖啡賽道已經進入了淘汰賽。曾經的明星品牌Seesaw自2023年起就開始關店,2024年以來關閉了48家門店;太平洋咖啡全國門店數量減少百余家;不眠海、上島咖啡等曾火爆一時的咖啡品牌門店銳減……這里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后浪席卷而來,留給星巴克的時間愈發緊張了。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