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成啥樣才算是“概念餐廳”呢?
發布時間:2016-05-20
英國市場咨詢公司歐睿近日頒布了一個叫做 Euromonitor's New Concepts的餐飲大獎,他們根據 54 個國家的分析師提交上來的資料,從中選出了三家概念餐廳。
這些餐廳之所以獲獎,根據歐睿的說法是,它們做到了本地特色與國際化美食的結合,并且用數字技術來吸引消費者,另外就是主推定制化服務。
排在第一位的是大家熟悉的吉野家,去年它在日本推出了一個“虛擬瓶子”的服務。顧客只要花 2500 日元買這個“虛擬瓶”,便可兌換 10 杯啤酒(相當于 250 日元一杯,而原價為 350 日元一杯),購買后客戶的智能手機上也會保留下紀錄,方便兌換。這本質上是一個營銷活動,目的就是吸引客人常常到店內消費。新加坡的 beesket 果汁店排在第二位。這家店的賣點在于,可以定制果汁。店內提供了一個像蜂巢一樣的 DIY 服務平臺,蜂巢上有 39 種不同的水果和蔬菜的膠囊,顧客可以自主選擇。每個膠囊上都有芯片,只要拿著膠囊到前臺掃碼,就會顯示你定制的果汁的卡路里和價格。不過,這種定制化服務似乎不新鮮了。第三名是漢堡王開在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家新店,在里面可以一邊吃漢堡一邊蒸桑拿。店內設有獨立的桑拿房,面面擺有長凳、毛巾、火爐,顧客可在桑拿房內點餐,服務人員會把餐送上門來。桑拿在芬蘭文化中有著重要的位置,把餐廳和人們喜歡的桑拿相結合,也就不出奇了。
其實,世界各地有意思的概念餐廳遠不止上面這些。
比如,在俄羅斯有一間叫做 Twin Stars 的雙胞胎餐廳,這里服務員幾乎都是雙胞胎,穿著一模一樣的服裝,送上來的餐食都是雙份;在愛爾蘭,則有一間叫做 Pay As You Please,顧客用餐后樂意付多少錢就付多少錢,但這里的美食比較簡單,只有披薩,咖喱,湯和沙拉;而在美國一家名叫 CONFLICT KITCHEN(沖突廚房)的餐廳里,只提供和美國有沖突的國家的食品,比如你可以吃到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愛吃的菜。
事實上在中國,概念餐廳也比較常見了。
前文所提及的定制化,麥當勞也做了這樣的事,不久前它在中國開了自創漢堡的門店,好奇心日報曾經寫過相關的體驗。而在上海,也有很多私人定制的餐廳,店內沒有菜單,吃什么完全由顧客自己決定。
像芬蘭漢堡王這種邊吃邊享受的餐廳,中國也有不少(雖然不是連鎖店),例如顧客可以一邊吃飯一邊做魚療,你就餐的同時,腳下的魚也在“就餐”———吃著你腳上的死皮。
在融入當地文化方面,宜家家居在四川成都的餐廳里推出了麻辣冷鍋串串、雞蛋豆腐干等。
不僅如此,中國的餐廳們還在想著各種新鮮的辦法和噱頭來招攬客人。
這里再舉幾個例子:杭州的一家外婆家說,他們不提供任何餐具,讓顧客徒手抓飯菜來吃;廣受好評的是廣西一家“無聲”餐廳,這里 80% 的員工是聽力障礙人士,他們只能用手語或寫字的方式與顧客溝通。
此外,以馬桶、監獄、醫院、吸血鬼、動漫(宅男們喜歡的女仆、Hello Kitty等)、動物(比如有很多貓咪的)、游戲、電影以及具有中國紅色革命主題的概念餐廳,在這里就不多說了.
來源:好奇心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