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吸引眾多國際面包咖啡品牌店入駐
發(fā)布時間:2015-04-29
[摘要] 日本對面包、甜品、咖啡長期的專注和高度普及的國民消費習慣,使得一直以來日本就是歐洲諸多知名品牌的海外第一落腳點甚至海外最大旗艦店。
東京的好餐廳已經夠多了,但是現(xiàn)在這個數(shù)量隨著美國名店前來開分店的趨勢,變得更加難以控制。光是好奇心日報就提過把咖啡館裝修到一定境界的 Blue Bottle Coffee,還有即將要來掀起全新創(chuàng)意的 Cronut 之父 Dominique Ansel 。
在他們來之前,日本已經見證了 Krispy Kreme, Clinton Street Baking Company,Slappy Cakes, Hooters 這些美國來的知名連鎖,每一家剛剛登陸都造成看不到盡頭的隊伍。
當然這一部分歸功于熱衷于新潮和洋氣的日本國民特質,另一部分則歸功于日本對面包、甜品、咖啡長期的專注和高度普及的國民消費習慣。一直以來日本就已經是歐洲諸多知名品牌的海外第一落腳點甚至海外最大旗艦店,從比利時的巧克力御用品牌 Pierre Marcolini 到以馬卡龍出名的 Pierre Herme,甚至和時尚界的川久保玲、三宅一生等人一樣在巴黎爆紅之后回來曲線救國的青木定治,它們都在日本有著相當?shù)奶栒倭Α?/div>
而日本人在海外旅游的時候對這些餐飲名店的追求也同樣孜孜不倦,這是吸引這些店前來日本開設分店的原因。比如2013 年初開來大阪、同年底開到東京的紐約 City Bakery(大概是因為在欲望都市里面出現(xiàn),更為亞洲顧客所知),就是在美國分店看到了大量日本游客的光顧,才起了擴張之心;同樣地,曾經為著名甜品品牌 Fauchon 工作的 Dominique Ansel 也曾經接受到日本的邀請,只是他當時還是先去了米其林三星餐廳 Daniel 的點心部磨練自己,等他單飛出來有了自己的店,才更清晰地把握自己的顧客群體,也更明確了自己往日本擴張的計劃。
這些店鋪的營業(yè)模式各有不同。 有的覺得山長水遠,還要依賴加盟店的模式,這是一些資金并不一定充裕的公司或者在投資方面比較害怕風險的公司的選擇。
Voodoo Doughnut 是波特蘭一家著名的甜甜圈店,他們今年計劃在日本和臺灣開設分店,加盟店模式讓他們吸引投資用來擴充他們在美國本土的店面——而美國本土的分店則是直營店,畢竟大本營這里這么多雙眼睛瞧著呢。同樣上面提到的 City Bakery 也是類似的方式,日本加盟店方面派出店員前往美國的總店學習,之后老店的團隊也會到日本進行品控和檢查。
有的選擇了合作開店的模式,比如 Dominique Ansel,他在日本市場有兩個合作伙伴——時裝企業(yè) TSI Holdings Co. 和餐飲運營行業(yè)的巨頭Transit General Group。他們一起負責員工招聘,而培訓則會在紐約的總店進行。Ansel 每年大約會來東京4次左右,同時他也要負責東京這里新產品的研發(fā),尤其是日本人熱愛的各類本土限定產品。
當然也有把分店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的企業(yè)。
Blue Bottle Coffee 就是如此,這家以在美國賣日式手沖文明的“慢咖啡”決定自己來管控全場,處女座的老板果然還是怕產品被市場完全牽著鼻子走而丟失了品牌自身的特性,它們最終只外包了人事和財務的工作。
還有一個按照計劃快要開門的店鋪則是來自舊金山的 Tartine,這家嚴格堅持本土原料的面包店,美國東西海岸都不考慮,直接奔向了日本,在新店里他們也會堅持原則——使用全部日本食材,從面粉到雞蛋到水果。雖然他們也會和一家日本的咨詢公司 Think Green Produce 合作(具體形式未知),但他們仍然對分店有絕對控制。最有意思的事,它還會和初來乍到的美國老鄉(xiāng) Blue Bottle Coffee 互幫互助,后者會在面包店中開設一個咖啡站。
你看,炫酷的店鋪都開到日本去了,是不是干瞪眼只能羨慕呢?
來源:餐飲新聞